苏辙 《三国论》译文?
三国论 苏辙 天下皆怯而独勇,则勇者胜;皆暗而独智,则智者胜。勇而遇勇,则勇者不足恃也;智而遇智,则智者不足用也。
夫唯智勇之不足以定天下,是以天下之难,蜂起而难平。
盖尝闻之,古者英雄之君,其遇智勇也,以不智不勇,而后真智大勇乃可得而见也。
悲夫!
世之英雄,其处於世,亦有幸不幸邪。
汉高祖、唐太宗,是以智勇独过天下而得之者也;曹公、孙、刘是以智勇相遇而失之者也。以智攻智,以勇击勇,此譬如两虎相捽,齿牙气力,无以相胜,其势足以相扰,而不足以相毙。
当此之时,惜乎无有以汉高帝之事制之者也。
昔者项籍乘百战,百胜之威,而执诸侯之柄,咄嗟叱吒,奋其暴怒,西向以逆高祖,其势飘忽震荡如风雨之至。
天下之人,以为遂无汉矣。
然高帝以其不智不勇之身,横塞其冲,徘徊而不进,其顽钝椎鲁,足以为笑於天下,而卒能摧折项氏而待其死,此其故何也?
夫人之勇力,用而不已,则必有所耗竭;而其智虑久而无成,则亦必有所倦怠而不举。
彼欲就其所长以制我於一时,而我闭而拒之,使之失其所求,逡巡求去而不能去,而项籍固已惫矣。
今夫曹公、孙权、刘备,此三人者,皆知以其才相取,而未知以不才取人也。
世之言者曰:孙不如曹,而刘不如孙。
刘备唯智短而勇不足,故有所不若於二人者,而不知因其所不足以求胜,则亦已惑矣。
盖刘备之才,近似於高祖,而不知所以用之之术。
昔高祖之所以自用其才者,其道有三焉耳:先据势胜之地,以示天下之形;广收信、越出奇之将,以自辅其所不逮;有果锐刚猛之气而不用,以深折项籍猖狂之势。
此三事者,三国之君,其才皆无有能行之者。
独一刘备近之而未至,其中犹有翘然自喜之心,欲为椎鲁而不能纯,欲为果锐而不能达,二者交战於中,而未有所定。
是故所为而不成,所欲而不遂。
弃天下而入巴蜀,则非地也;用诸葛孔明治国之才,而当纷纭征伐之冲,则非将也;不忍忿忿之心,犯其所短,而自将以攻人,则是其气不足尚也。
嗟夫!
方其奔走於二袁之间,困於吕布而狼狈於荆州,百败而其志不折,不可谓无高祖之风矣,而终不知所以自用之方。
夫古之英雄,唯汉高帝为不可及也夫。翻译: 若天下人都胆怯而唯独你勇敢,则必然你胜利;若天下人都愚昧而唯独你智慧,则必然你胜利。
然而当一个勇敢的人遇到另一个勇敢的对手,这时勇敢便不足以帮助你获胜;当一个智慧的人遇到另一个智慧的对手,这时智慧便不能够使你获胜;所以仅靠智勇不足以平定天下。
因而每当天下大乱,群雄并起,智勇相抗,天下就很难平定。
我曾听说,古代英雄的帝王,当他们遇到有智勇的对手,表现的并没有甚么智勇,但是最后事实证明他们才是真正有大智大勇的人。悲伤啊,历史上的英雄人物,在他们生活的时代,也有幸运和不幸运的。汉高祖,唐太宗,都是智勇超过其他人,而终于得到天下。而曹操,孙权,刘备,他们是智勇碰到了一起,而最终都没能得天下。因为用智去攻击智,用勇去对抗勇,就像两只老虎相较量,牙齿力气,都没办法胜过对方,可以互相抗衡,却不能消灭对手。这个时候,我就会可惜三国当年没有汉高祖这样能解决问题得人啊。 当年项羽凭借百战百胜得威名,控制当时得诸侯,叱咤风云,向西攻击汉高祖,气势就像狂风暴雨要降下。那时候天下得人,都以为汉高祖肯定是要被消灭了。而当时高皇帝以他并不智勇的身躯,率领军队在两军阵前,却徘徊防御而不出击,他的无知愚钝甚至足以为天下人耻笑。最终他却能击败项羽并等来他的死,这是为什么呢?因为人的勇敢,一直用,必然会耗竭,而人的智慧如果总是深思熟虑,却一事无成,也必然会倦怠和不自信。对方想要用自己的长处短时间内就消灭我,我却闭门并不接受挑战,使他的算盘落空,这时他就会无技可施,智勇耗竭而想走又不能,这时的项羽就难逃被消灭的命运了。 现在的曹操,孙权,刘备,这三个人,都是只知道靠自己的才能战胜对手而获得天下,却不知道无才而战胜别人的方法。世人都说:孙权不如曹操,而刘备不如孙权。刘备是智慧和勇敢都不足的人,所以不如曹孙两个人。而他却不知道他的不足,使得他不能战胜对手,也太糊涂了。按说刘备的才干,近似于汉高祖,可刘备却不知道汉高祖的才干和办法。当年汉高祖自身展现出的才干,在于三点:现占据地势有利的地方,以显示天下的形势已在掌握;收服韩信,彭越这样卓越的将领,以弥补自己带兵打仗较差的问题;把自己果断锐气勇猛刚强之心隐藏起来,让项羽更加的猖狂而失去判断。这三点,三国的君主,他们的才能都没有能做到的。只有刘备算是离的最近,却还没有能达到这个境界。因为刘备还是有骄傲和沾沾自喜的心,他想要采用鸵鸟政策装得愚钝却不能彻底,想要果敢锐气自身又达不到,这两个矛盾一直在冲突,始终不能有一个定下来的方针。所以他做的事都不能成功,他的想法都不能实现。最后放弃天下进了巴蜀这样的地方,是进入了错误的地方;把诸葛亮这样治国的人才,放在战乱不休的地方做带兵打仗,是用了错误的将领;压不住自己为失荆州和关羽报仇的愤怒之心,自己不擅长打仗却亲自带兵攻打孙权,是太意气用事了。唉,当年刘备曾奔走在袁术袁绍之间,曾被吕布围困,曾狼狈的投靠刘表在荆州,一直失败却百折不挠,不能不说没有汉高祖的样子。但是他却始终不懂得适合自己的高祖那一套打天下的办法。古时候的英雄很多,只有汉高祖的能力真是很难达到啊。我是自己按照原文翻译的,非拷贝,自己一个字一个字打出来的。 我觉得楼上几位拷贝来的翻译,似乎很有问题的。比如这段“然高帝以其不智不勇之身,横塞其冲,徘徊而不进,其顽钝椎鲁,足以为笑於天下,而卒能摧折项氏而待其死,此其故何也?”这话怎么能翻译成高祖挡住了项羽,项羽为天下笑呢?明显是高祖为天下笑么。后面的甚么锥子,圆锤的翻译,诸葛非将的翻译,拷贝的都是文不对题,不知所云。我对古文是很有造诣的,楼主可以自己来判断。
六国论原文?
尝读六国《世家》,窃怪天下之诸侯,以五倍之地,十倍之众,发愤西向,以攻山西千里之秦,而不免于死亡。常为之深思远虑,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,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,而见利之浅,且不知天下之势也。
夫秦之所以与诸侯争天下者,不在齐、楚、燕、赵也,而在韩、魏之郊;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,不在齐、楚、燕、赵也,而在韩、魏之野。秦之有韩、魏,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。韩、魏塞秦之冲,而弊山东之诸侯,故夫天下之所重者,莫如韩、魏也。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,商鞅用于秦而收魏,昭王未得韩、魏之心,而出兵以攻齐之刚、寿,而范雎以为忧。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。
秦之用兵于燕、赵,秦之危事也。越韩过魏,而攻人之国都,燕、赵拒之于前,而韩、魏乘之于后,此危道也。而秦之攻燕、赵,未尝有韩、魏之忧,则韩、魏之附秦故也。夫韩、魏诸侯之障,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,此岂知天下之势邪!委区区之韩、魏,以当强虎狼之秦,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?韩、魏折而入于秦,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,而使天下偏受其祸。
夫韩、魏不能独当秦,而天下之诸侯,藉之以蔽其西,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。秦人不敢逾韩、魏以窥齐、楚、燕、赵之国,而齐、楚、燕、赵之国,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。以四无事之国,佐当寇之韩、魏,使韩、魏无东顾之忧,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;以二国委秦,而四国休息于内,以阴助其急,若此,可以应夫无穷,彼秦者将何为哉!不知出此,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,背盟败约,以自相屠灭,秦兵未出,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。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,可不悲哉!
三国五鄙论
三国五鄙论是春秋时期管仲提出的政治法律主张。他把礼义廉耻视为维系国家的四大绳索,绳索断了,国家就会倾斜、危险、动乱甚至灭亡。因此,只有整顿、推行礼义廉耻,君主政令才会通行无阻。
四民分居定业论:四民指士、农、工、商。四民分居定业思想的具体化是“三国五鄙”制度。管仲在沿袭“国鄙”制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,实行“三国”,即把国分成二十多个乡。五鄙是指将“鄙”即农村分为五个行政区域,分别由五个士大夫统管。
关于三国演义的论文
在中国人民心中,有一个家喻户晓、光辉四射的历史人物,他就是三国时代那位羽扇纶巾的军师、丞相诸葛亮。清代才子纪晓岚曾用他响亮的名字出了一副上联:“明月照纱窗,个个孔明诸葛亮”,几百年来一直无人能对,成为世间“绝对”。其实,真正成为千古“绝对”,无人媲美的,恰恰是诸葛先生本人。诸葛亮是中华民族公认的智慧之神,在英才辈出的三国时代,在当时即有“智多星”的称号。诸葛亮的智慧,首先在深度上表现出多层次性,兼具大智与小智,并具急智与远谋。他的智慧还表现在他的机智、敏捷、善辩、尽能上,既有大智大慧又有小处的聪颖、细节的精明,既能远虑周详,更能急中生智,随机应变。在文学上,他虽无曹操的横槊赋诗,但一篇《出师表》,大情大义,不知要压倒多少千古文人。诸葛亮的伟大,不仅仅因为他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神,更重要的他是千百年来士大夫知识分子的人格精神。
三国演义中谁煮酒论英雄
《煮酒论英雄》里有两个英雄人物,一个长歌当啸,豪气冲天,指点群雄;一个寄人篱下,一味谦恭,装孬不折本,他们就是曹操和刘备。三国时,董承约刘备等立盟除曹。刘备恐曹操生疑,每天浇水种豆;曹操闻知后,设樽俎:盘置青梅,一樽煮酒。二人对坐,开怀畅饮。议论天下英雄。当曹操说“天下英雄,唯使君与操耳“,刘备闻之大惊失箸。风和日丽的天气突然雷雨大作,刘备以胆小、怕雷掩饰而使曹操释疑,并请征剿袁术、此时关羽张飞赶到,乃借以脱身。曹操当时是以试探的心理来设宴的,而刘备则诚惶诚恐,希望不要引起曹操的怀疑。
论三国演义中的魏延形象
魏延五虎上将外蜀国最强的武将,有勇有谋,但不被诸葛亮信任。
初随刘备作战,勇冠三军,深得刘备信任,刘备称王后受封汉中太守,后诸葛亮北伐,任征西大将军,曾经向诸葛亮提出奇袭长安“子午谷之策”,但未采纳。魏延为人孤高,多立战功,在后期尤其为诸葛亮所倚重。但是性格上比较矜高,有些叛逆性,对自己的能力十分自信,时常发牢骚,不懂得处理官场上的人际关系,得罪了很多人,尤其是与杨仪势同水火。在诸葛亮死后,因为不甘心就此撤军以及不能容忍兵权落到死对头杨仪的手中,擅自违背诸葛亮撤兵的遗令,率军烧毁栈道、攻击杨仪。最后被定成谋反,遭受“夷三族”的悲惨后果。
官至: 征西大将军、 南郑侯、凉州刺史、汉中太守、前军师、赐予假节。
相貌:面如重枣,目若朗星。
性格:骄矜高傲。
对三国董卓评论
董卓,出生于132年,192年4月去世,字仲颖,陕西临洮,今甘肃省临洮县人,官至太师,郿侯,早年为汉将,在西方平定少数民族叛乱,后来又参加讨伐黄巾起义,数次兵败,却依然升为前将军,掌管重兵,拥兵自重,是典型的一个豪强,类似于近代割据的军阀,在武力军事上比较优秀,具有一个枭雄应有的才能,有野心有抱负,头脑精明。
但个人德行不够,缺乏宽容他人的胸襟,而且缺乏足够的政治远见,靠高压的军事手段来维持个人的地位,从个人利益出发,以武力治天下。
小张、小李和小明正在谈论《三国演义》的有关内容,请你补全对话。 小张:前两天我看了施耐庵写的《三国
- 小张、小李和小明正在谈论《三国演义》的有关内容,请你补全对话。 小张:前两天我看了施耐庵写的《三国演义》。 小李:作者应该是曹雪芹。 小明:_ 小张:原来我记错了,可你们谁的对呢? 小李:_ 小明:_ 小张:还是小明说的对,我还是回家看一下作者,然后再告诉你们谁的对。
- 小明说:曹雪芹写的是《红楼梦》。
三国杀论于禁主和卧龙主的强度。
- RT.
- 卧龙八卦阵应用范围较广,仁王盾只防黑杀。其次,如果论防御,卧龙看破占优势,但四反的输出锦囊还是较广的。。于禁仁王盾防黑杀,但是血有5格,屯牌量大。如果论与忠臣的配合,卧龙有点用,于禁就是完全脱离忠臣的,基本打不了配合。求采纳
手机三国杀论坛的选美
- 你参加了?
三国杀自制贾诩,求评论
- 3V3专属贾诩 称号:七计神策 体力上限:3 编号:群127 唯杀 锁定技。任何时候,只有你和当前回合角色才能对濒死状态的敌方角色使用[桃]。 永保 出牌阶段,你可以弃置一张牌为已方角色回复一点体力。不能对同一角色使用两次。 乱杀 限定技。己方角色回合的出牌阶段前,你可以将所有手牌交给他,他回合内可以使用任意数量的[杀]。 称号:乱世明哲 名称:贾诩 体力上限:3 编号:神012 智乱 锁定技 。当有其他角色受到[杀]或[决斗]伤害时,摸一张牌。 智破 在你的回合乏酣催叫诎既挫习旦卢内,你可以弃置一张手牌令进入濒死状态的角色立即死亡,所有结算结束 ,出牌阶段结束。 智安 若场上角色数大于2,其他角色与你计算距离时,始终+1;若场上角色数不大于2 ,获得技能“帷幕”。
- 低价出三国杀含左慈陈琳杨修诸葛恪大神号
三国杀online 国战中吴国组合 丁奉&太史慈单回合仅对于三人可造成的最高伤害,理论上为多少,我
- 三国杀online 国战中吴国组合 丁奉&太史慈单回合仅对于三人可造成的最高伤害,理论上为多少,我算到了28,极端的特殊情况也考虑下。不知道有没算错,有高人指点吗?
- 酒,铁索,寿衣,三尖都算吗?小乔算不算,田丰的随势呢